第1182期:《河南大学报》

李伟昉:河大土地上的耕耘者


   期次:第1182期   作者:记者 吴继娟 学生记者 邹兰兰 孙超启 朱圣豪   查看:257   





  继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以来,李伟昉并没有囿于往日的荣誉中止步不前,他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完成了研究成果《中外文论史》(四卷本)并获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论文《论林纾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及其文化意义》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乃至今日入选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名单、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名单、第二届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这些都在见证着这位辛勤耕耘者的执着与努力。执着科研,用榨取个人绝对剩余价值的态度当问及获得此次荣誉的感受,李伟昉坦言道:“这次入选对我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肯定,但同时更是一种压力。荣誉之后,应该要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和教学能力,这更为重要。”作为一院之长,李伟昉白天要忙于学院繁重的行政和教学工作,独立科研的时间只能放到每天晚上十点以后,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很多年,“现在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大家都知道我有这个习惯,有时感觉这是在榨取个人绝对剩余价值。”李伟昉谈到这里笑了起来,他的诸多成果甚至是利用等候飞机、乘坐高铁的零碎时间完成的。在李伟昉看来,教学和科研是一种本职任务,并不为任何外在因素而驱使。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李伟昉始终坚守在他擅长的研究领域挥洒汗水,如此屡收科研硕果、实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便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最后没有这个荣誉,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李伟昉将科研工作本身作为一种责任,这除了他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外,还有作为文学院院长应该做到的以身作则。“作为一院之长,你代表的不是个人,还应代表你这个学院。我们要想把学院建设得更好,那么,首要的,你不能让自己落后,从院长这个个体身份出发,你应该要跟这个学院、这个学校一同成长,虽然这样可能很辛苦。”在李伟昉的带领下,如今的文学院正处在历史上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刚刚公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得了B+的好成绩,位列全国第15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文学院的快速发展和种种成绩的取得与李伟昉的“身正垂范”有着极大关系。
  多年来在科研上的从不懈怠,让李伟昉在英国哥特小说研究、梁实秋莎评研究、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贡献,同时也主持完成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李伟昉从博士阶段开始一直专注于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从2006年项目申报开始,第一个完成的就是《梁实秋莎评研究》,将梁实秋对莎士比亚的研究,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大潮中,通过跟胡适、鲁迅、郑振铎、茅盾等人的研究比较来看他对莎士比亚研究的特点、独特个性和意义。这是一个完全新颖的视角,《外国文学研究》《文艺报》《中华读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都发表了专门的书评。
  在做梁实秋莎评的时候,李伟昉又有了新的问题意识,这便是刚出版的新著《比较文学实证方法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该著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梳理、探讨了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精细入微地考察了法国学派实证批评中所蕴含的审美精神,而且稳健扎实地阐析了美国学派审美批评中的实证精神。
  用“榨取个人绝对剩余价值”的态度来从事科研,体现的不仅是李伟昉对于科研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是他在理论研究上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及坚持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的科研敏锐力。注重思想引领,做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的第一天职是教学,第二天职还是教学。”对于教学怀有一颗敬畏之心的李伟昉,从1986年本科毕业留校至今,从未缺席过那三尺讲台。在他看来,大学的首要使命就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则是一线的教师。
  每年的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为院长的李伟昉,首要强调的就是要做好一线教学工作。而课堂之上,抛去院长的头衔,李伟昉更是以身作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课堂上,他只是一名普通老师,他愿意把自己的新思想、新感受、新成果说给学生听,他和学生们谈论自己在剑桥、哈佛的求学访问经历,鼓励学生要大胆与老师交流互动,期望学生能从他描述的经历中开阔视野,提升认知水平。现在已经大四的文学院学生程海东,回忆起李伟昉授课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在李老师的课上,我们并不会因为他是院长而有什么压力,相反我们喜欢听他讲我们没去过的地方,没经历过的事。”
  教师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李伟昉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在教学工作中实践着。“教学不能偷懒,不能仅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传输到学生脑中,要把自己的思考与追求融入到教学中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面对每年相似的教学内容,李伟昉总是能够在其中得到新的感受,并结合自身的科研成果,提升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品质。通过这样“求变”的教学方式,他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许多同学听了他的课,对比较文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了解,这些年文学院的推免研究生,十个人当中大概就有三个人是学习比较文学的,而且是被推荐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大学深造。
  从2010年的“比较文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到“莎士比亚在近现代中国”再度获批成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从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到今日入选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第二届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越多,李伟昉越觉得不应该离开讲台。谈及现今很多成名的教师不愿再给本科生上课,李伟昉觉得很惋惜,他认为越是有名气的老师越应该给学生上课,这样才能用自己的成就、自己的风采、自己的思想来影响学生,否则谈何大师?“大师的最大成就是培养出更多大师。”李伟昉语气坚定。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李伟昉表示他的很多思路与成果,都是在课堂上获得的启发和灵感。同样,他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反馈到课堂上,从而让课堂知识如源头活水,永远保持一种“新鲜”的状态。这十多年来,李伟昉坚持在给博士生、研究生上专业课的同时,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比较文学课。耕耘河大,延续河大的传统与精神在文学院这片历史悠久、学术积淀厚重的土地上坚守了35年,李伟昉将自己前半生的年华几乎都献给了文学院、献给了河大,他直言自己受到母校的影响十分深刻。面对采访时,李伟昉一再强调:“虽然这个荣誉是我个人获得的,但这和学校长期以来对我的培养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感谢母校为我成长提供的平台,感谢母校给予我的一切。”回望在河南大学一路走来的历程,李伟昉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谈起河大发展的历史,李伟昉总结了两个字:奋斗。在每年学院的开学典礼上,李伟昉总是反复强调河南大学1942年由省立到国立的这个时间点,“因为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在这一特殊的时期,河南大学从省立升格为国立,你能说它没有意义吗?”在李伟昉看来,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即使河大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巨大的挫折,河大人都没有自暴自弃、止步不前,而是仍旧坚持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中去寻求突破,在坚持中玉汝于成,自强不息。“没有条件去创造条件,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奉献,还是要创造,还是要追求。我想这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也是我们学院的传统。”在这种河大精神的引领下,无论是李伟昉个人还是他所带领的文学院,都在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姿态迎接新时代每一次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今日的河南大学已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文学院也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学子进入河大学习,李伟昉对河大的明天充满期待,他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里,深受学校“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感染,继承河大的执着精神与优良传统,不断开拓进取。“我们常常说文化人有‘文雅’‘儒雅’之气,所谓‘雅’就是‘正’,正直而有美德谓之雅。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立在这个世上,靠的就是一股正气,一股精神,就是要有尊严地学习,有尊严地追求,有尊严地生活。”对于年轻一辈的老师和学生,李伟昉建议他们在当下有些许浮躁的社会环境里,要善于自我定位、自我规划并严于自律,把自己打造成驾驶自我生命船只的优秀舵手。
  一次次的荣誉并没有让李伟昉的生活发生改变,白天上课、忙于学院事务,晚上科研、追求自我提升,李伟昉依旧在他平淡而平凡的岁月里,在河大这片他挚爱的土地上继续耕耘着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