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期:《河南大学报》

河南大学:让思政课真正“火”起来


   期次:第1199期   作者:学生记者 王 剑   查看:221   


  “假如说天挺热,我去买水果,结果天黑了,小贩把五十看成了一百,我兜里拿着多找的五十块钱,是还呢,还是不还呢?这时我转过身来,‘师傅,你多给我找了五十块钱’,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嘉尧有趣的“表演”下,同学们爆发出一片笑声,此时刘嘉尧话锋一转:“小贩一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同学,你再拿俩梨吧。’‘不要、不要。’‘拿着吧,我那称不太准……’”讲台下又是一阵笑声。
  走进河南大学思政课课堂,一改以往的枯燥沉闷,老师们妙语连珠,金句不断。自学校推进思政课建设以来,曾以“填鸭”“说教”“划重点”为特点的高校思政课在我校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抢手课”。
  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思政课教学强本固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的战役。”在江苏省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春强饱含深情的讲述深深感染了在场学生。
  这是在假期里,我校的一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近现代史教研室老师彭绪琴、王春强等利用假期,把课堂搬到了历史发生的现场。通过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等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不仅成为了红色资源的参观者和收集者,同时也成为了红色文化精神的发扬者和传播者。
  据了解,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嘉尧、张涛等“网红”都是2013年新入职的教师,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学院每学期都会举办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各位老师在观摩中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学院锻造了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77人,包括教授、副教授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博士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一大批思政课教师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专题宣讲活动,涌现出一批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活跃在省内外理论讲坛之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教研室教研活动制度、教学研究团队培育制度和新入职教师培养等制度,有针对、多渠道地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教师。教师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搭配“营养成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思政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
  讲活思政课 向课堂要质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是一个做梦都想‘胜天半子’的人,最后却畏罪自杀,为什么?”
  这是我校一堂平常的思政课,课堂主题是“英雄与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学院任东景老师设问,学生讨论,气氛热烈。最终的结论是,“祁同伟脱离了人民群众,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不再照本宣科、囿于理论、高高在上,而是从“现象级”话题导入,由现实上升到理论,再将理论回归现实、指导现实。“只有将教学重点与学生兴趣点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对此,刘嘉尧深有感触。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篇名为《一带一路新机遇》的小论文,是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陈国泰小组完成的“课后调研”作业成果。开展这项调研,是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特别增设的实践环节。
  许多同学表示,通过查阅文献和小组讨论,对我国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发挥这门课应有的知识教育功能的同时,还要努力发挥它的价值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讲教师卜万红说。
  自课改以来,我校思政课教学形成了一些教学特色和优势:“原理”课的品读经典、“概论”课的社会调研、“基础”课的短剧表演、“纲要”课的红色故事、“形势与政策”课的新闻评点等,都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该院教师陈轲致力于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精品,“陈珂老师上近现代史课就像讲故事,比听评书还过瘾,比听相声还有趣,条理分明、出口成章、形象生动”商学院学生王昊这样叙述,“满教室挤满人,很多是来蹭课的,没有人低头看手机,都在鼓掌叫好。”课改成效,由此可见一斑。
  强化顶层设计 着眼立德树人“真学、真信、真教、真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训,这句话也刻在学院每位老师的心底。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在大学,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好思政课,更要当好“95后”乃至“00后”大学生的青春引路人。
  2017年9月20日上午,到任一周之际的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到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听取思政课,深入了解学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况、教学质量。听过课之后,卢克平对齐德舜讲授的《形势与政策》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语全校思政课教师:“思政课要注重培养学生‘德行’,帮助学生树立并不断完善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要增强学生幸福感和获得感。”
  去年年底,我校举行首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剧大赛暨成果展演,这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环节,以“思修短剧”发端,使学校形成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教学方式。
  “短剧编排和老师的修改,让我们深刻切实地感受到了思政课的力量,这次活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体育学院2017级闫世超同学说道。
  面对已然迈入大学校门的“00”后,思政课究竟应该提供怎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精神食粮?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在总结系列思政课课程建设经验之后达成共识,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真正使课堂教学‘火起来’、实践教学‘热起来’、网络教学‘红起来’,让学生在思政课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获得放飞人生梦想的强大思想力量。”学院党委书记杨光辉,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向东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