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期:《河南大学报》

河大有个“菁英班”


   期次:第1196期   作者:学生记者 张倩宜 王茹玉   查看:309   


首届“菁英班”优秀毕业生交流会


  “‘菁英计划’本硕连续研究生的第一届学子顺利毕业,其中高锦鹏、贾德臣、晁振飞、康潇蔓4人已被本‘菁英计划’创新培育基地———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消息传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之振奋。“菁英计划”成效显著,吸引了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来我校考察;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合作。至此,六年来河南大学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合作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协同育人 实现“1+1>2”的培养效应2012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印发《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鼓励地方高校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共同探索协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实现双方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河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于2012年联合设立“中国科学院———河南大学菁英班”(简称“菁英班”)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推动协同创新。
  记者了解到,该计划自2012年起依托生物科学本硕连读专业开始招生,每年招生20至30人,在本科生招生阶段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菁英班。菁英班学生实施分段培养,在河大完成主要的基础课程,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选派优秀科研人员在河大开设本科学位课程,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兴趣,确定科研方向。同时学生还可利用暑期前往上海参加夏令营,深入了解各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及特色。在河大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优秀学生可被免试录取到河南大学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
  谈起这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安国勇说:“这是双赢的合作,中科院需要优质的生源,河南生源好,学生在河大接受规范的专业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走出去,到中科院这样的研究机构开拓视野和提升能力。”
  河大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办的菁英班,是落实国家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具体尝试,当年在河南省尚属首例。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弥补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的不足,助力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科研人才,从而实现1+1>2的协作人才培养效应。
  打破壁垒 探索“3+3”培养模式此前合作双方都未曾有过科教协同育人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探索出“3+3”培养模式,这或是整个“菁英计划”最大的特色。所谓“3+3”模式,是指在大学的第4年事实上可作为硕士第一年,自大学四年级始,学生可以选择在河南大学或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进行硕士学习,并根据相关规定,参加学位课程的学习,界定导师,开展研究工作。
  “这个模式的好处就是,在其他大四学生忙于考研、找工作等一系列琐事时,我们直接就开始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虽然时间比较紧凑,但直接将前三年学习的知识予以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课堂所学,学习也更有效率。”“菁英计划”2014级学生陈敏洁十分肯定该模式,在她看来,本硕连读更倾向于培养科研型人才,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提升学生科研水平是至关重要的。“3+3”培养模式很好地契合了这一点,同时对于学生的自我监督和时间安排都大有裨益。
  探索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工作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合作过程中会因培养体系不同出现较多制度性的障碍和壁垒。为充分发挥大学在本科培养的优势以及科学院在研究生培养的优势,“菁英计划”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当学生进入硕士研究的学习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河南大学会分别指派一位有硕导资格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研究。
  作为菁英班第一届毕业生,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贾德臣似乎更有发言权,他认为,双导师制是对学生、学校以及研究所三方都有利的一个决定。“以学生作为纽带,将学校和研究所联系起来,增加了双方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同时通过两位导师的协商又能给学生的课题提供很多较好的建议,能加速学生的成长。”他补充说,双方的教学和实验平台等互通有无,不仅能使菁英班的同学受益,还可为其他同学到双方的实验室进行学习提供机会。
  整合资源 形成“本土化”课程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拥有众多优质的课程资源,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河南大学全方位引进中科院的生命科学进展课程。课程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开设,每周安排4个学时,授课教师全部是中科院专家。因为授课教师的研究领域不同,学生学识还较为浅薄,所以在引进时对课程进行了适应性调整。每次上课老师会用50%以上的时间,系统介绍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介绍研究进展和最新科研成果。
  本科学生能听懂前沿专家的课?这一点不免引起一些人的怀疑,对此带过两届菁英班的吴会芳笑说,专家会讲一些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术思想。
  但因为时空距离的限制,引进多门优质课程是不现实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河大购置了可以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远程视频系统对接的视频教学系统,采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突破地域限制,随时切入中科院的优质课程。成效显著 培养模式取得阶段性胜利截至2017年12月份,第一届毕业班的9位同学以优秀的科研成果向母校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他们先后在《ACS4Synthetic4Bi-ology》、《Biotechnology4Journal》、《Biochemical4and4Biophysical4Research4Communications》、《生物工程学报》等期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篇(英文文章5篇,中文文章1篇),在国内大小会议发表摘要10余篇,参加国内外会议30余人次。此外,仍有多篇文章还在审稿中。
  “我们九个人,四个留在了植生所读博,一个正在考博,其他四个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介绍了同学们的近况后,贾德臣不忘感谢母校:“是河大给了我们走出去发展的机会,在实验室我们都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和操作技术,这样就成长得很快。”同时他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希望以后能够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菁英计划”带领更多河大学子走出校门,开阔眼界,帮助他们接触前沿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科研素养。
  记者了解到,“菁英计划”实施三年之后,学校根据政策要求调整了计划,生科院不再通过本科生招生方式直接招收本硕连读专业,之后的学生都是入学后通过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一般一届招生10人左右。安国勇解释说:“当年学校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后来因为政策原因适时调整,方式变了,但核心犹在,显然,第一届毕业生的优异成绩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了无限动力,积累的经验也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