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期:《河南大学报》

黑塞的自我追寻之路


   期次:第1221期   作者:□王婉楹   查看:160   






  从《荒原狼》到《悉达多》,再到《德米安》,不同时期的黑塞在作品中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很难说哪里是开端,哪里又是终点,同样也很难用进化论的观点去归纳。于是,我印象中的他,始终是个浪漫的赤足流浪者,从鲜花盛开的平原走向人迹罕至的沙漠,走向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路道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
  探索通向自我之路,平和内心的碰撞与力量,而最终实现超然物外般的精神顿悟,这是黑塞一生的思考主题。“自我”,也是黑塞所有作品中所追寻的。有人说,自我即地狱,是痛苦的深渊,人固执于“我”,才无法看到世界。宗教的方式,更是要放弃自我,达到与神、与道的统一,才会得到相融合一的喜悦。又有人说,自我根本不存在,只是人欺骗自己的概念,当人看到终极的虚无,哪里还有什么自我?可黑塞却说,自我是人追求的终点。或许还可以如是说:一个人如果真正获得自我,与世界同在,他与神就没有多大区别了。
  黑塞通过辛克莱想要表达的思想与荣格如出一辙,这与黑塞接受荣格的精神治疗是难脱干系的。心理学巨擘荣格认为,人的心灵会以自我调整的方式发生创造性变化,以适应外界和内心的需求,于不平衡之中寻找平衡。而尼采在《查特拉斯如是说》中说:“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两者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足见黑塞的思想受到两位伟大哲学家的深厚影响。
  在故事最后,辛克莱找到了德米安,甚至找到了他画中的女人,即德米安的母亲———夏娃夫人,他们额顶都有着该隐的记号,而他们所得到的预感,“旧世界崩塌、新世界来临”也变成了现实。战争来临了。辛克莱和德米安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颠覆旧世界的战争中。这一结局像极了《海边的卡夫卡》中“入口的石头”,本以为一切都是隐喻却忽然有了现实意义,就像一扇仅存在于传说中的大门忽然打开,是开始也是结束,而未来永远未知。
  爱因斯坦说,追究生活目的是没有意义的事,一定要说,那只能说人是为了他人而活。稻盛和夫则说,人是为了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活的。我敬仰那些拥有自己生存信条,并且能将其贯彻一生的人。但他们找到的是他们的答案,而不是我的答案。对于个人而言,听智者再多的箴言也不及迈出探索的粗浅一步。每一条通往自我的道路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除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人能替你找到。也许这是人生唯一有意义的征途。不管它通向哪里。(文学院2018级学生)